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GJS5H8P70552JSXP.html"
鄭州市九院微課堂直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河南經濟報16244935566月22日上午,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微課堂直播第一百六十二期,骨科劉靜大夫為大家詳細講述關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病理發病主要由關節軟骨的病變引起的,與年齡、肥胖、炎癥、創傷、遺傳因素相關。關節軟骨表面逐漸失去均一性,表面逐漸變薄,糜爛、凹陷和潰瘍。嚴重者軟骨消失,穿透損傷的關節軟骨,抵達到軟骨下骨,并且出現骨贅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分期診斷01初期(K-L分級Ⅰ級)疼痛:偶發膝關節疼痛;活動:可正常進行日常活動;。腫脹:無膝關節腫脹。畸形:無明顯畸形(或原有畸形)。X片:關節間隙可疑變窄,可能出現骨贅。02早期(K-L分級Ⅱ級):疼痛:經常出現膝關節疼痛;活動:日常活動基本不影響,少數患者平路行走偶有影響,常于起立、下蹲或者上下樓梯時疼痛,活動輕微受限。腫脹:偶發腫脹。畸形:無明顯畸形(或原有畸形)。X線片:關節間隙輕度狹窄,有明顯的小骨贅。03中期(K-L分級Ⅲ級):疼痛:經常出現膝關節嚴重疼痛;。活動:日常活動因為疼痛而受限。腫脹:復發性膝關節腫脹。畸形:可能出現明顯膝關節輕度內翻或者外翻畸形;X線片:明確的關節間隙狹窄,有中等量骨贅,軟骨下骨骨質輕度硬化,可能出現膝關節骨性畸形(內翻畸形、外翻畸形、屈曲畸形)。04晚期(K-L分級Ⅳ級):疼痛:膝關節疼痛非常嚴重;活動:日常活動嚴重受限。腫脹:經常出現膝關節腫脹。畸形:可能出現嚴重的內翻、外翻畸形或屈曲攣縮畸形。X線片:嚴重的關節間隙狹窄,大量骨贅形成,明顯的軟骨下骨硬化,明顯的膝關節骨性畸形。當患者主觀疼痛等級嚴重、X線片表現K-L分級較低,二者不符合時,核磁共振檢查作為補充標準,以其分級為準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01基礎治療:適用于病變程度不重、癥狀較輕的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。自我行為療法:減少不合理的運動,適量活動,避免不良姿勢,避免長時間跑、跳、蹲,減少或避免爬樓梯;根據每日活動情況,建議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及工作習慣;開展健康教育。02藥物治療:在適宜的基礎治療方法之后,病情加重,進入藥物治療,應根據患者病變的部位及病變程度,內外結合,進行個體化、階梯化的藥物治療。如抗抑郁藥、中成藥等。給藥途徑:外用藥物、口服藥物、肛門栓劑、靜脈輸入、關節腔內注射藥物。03手術治療:若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不斷加重,在基礎治療和藥物治療無效的前提下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手術治療作為階梯化治療的最后一層,分為修復性治療(關節鏡手術、軟骨修復手術、力線矯正手術等)和重建治療(關節置換術)。手術方案需依據患者病變部位、病變程度、一般情況以及自身意愿綜合考慮。04重建性治療:(1)膝關節部分置換術:膝關節單間室骨關節炎,如果不伴有嚴重力線異常,且交叉韌帶功能良好,可以實施單間室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,預后良好。包括:①單髁置換術,適用于單個脛股關節骨關節炎;②髕股關節置換術,適用于髕股關節炎。(2)人工膝關節置換術:適用于嚴重的膝關節多間室骨關節炎,尤其伴有各種嚴重畸形時,其絕大多數遠期療效滿意。全膝關節置換術后20年以上假體生存率超過90%。可作為KOA晚期的終極有效治療方法。(王喜慧)
關鍵字標籤:膝蓋軟骨磨損手術 |